绩效管理考核的基本原则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2-06-30
在建立考核制度及实施人力资源考核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既是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建立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又是良好的、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绩效管理考核的基本原则

在建立考核制度及实施人力资源考核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既是人力资源考核制度建立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又是良好的、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1.公开与开放的原则

绩效管理考核不是某一个部门、更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组织内各级管理者及其下属员工共同的责任,每一个人都承担着相应的考核职责。这就要求对绩效的考核必须遵循公开与开放的原则。一个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首先是公开的,借此取得上下认同,从而推进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其次是考核标准必须是十分正确的,上下级之间可通过直接对话,面对面沟通进行考核工作。在贯彻开放性原则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工作分析(或职务分析)确定组织对其成员的期望和要求,制订出客观的考核标准,以此将组织对其成员的期望和要求,公开地表示和规定下来,这样,就可以使绩效考核具有总体性、全局性的特点,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将绩效考核的活动公开化,破除神秘观念,注重进行上下级间的直接对话,避免因缺乏沟通而引起对考核的抵触情绪;

(3)引入自我评价及自我申报机制,对公开的考核做出补充。通过自我评价,可增进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而且有利于绩效信息的提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对考核结果不认可而导致的冲突。进一步说,通过这种相对考核,能侧重于能力考核,有利于员工发现自身差距,弥补自身的不足;

(4)根据企业不同,分阶段引入绩效考核的标准和规则,使其员工有一个逐步认识、理解的过程。

2.反馈与提升的原则

即把考核后的结果,及时反馈,好的东西坚持下来,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加以纠正和弥补。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关注员工绩效水平的持续提升是现代考核理论的出发点,缺少反馈的绩效考核没有多少意义,既不能发挥能力开发的功能,也没有必要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独立出来。因此必须构筑起反馈系统,对绩效形成的过程进行引导,对绩效的最终结果进行控制。

3.定期化与制度化的原则

绩效考核是一种连续性的管理过程,因而必须定期化、制度化。绩效考核既是对员工能力、工作结果、工作行为与态度等的评价,也是对他们未来行为表现一种预测,因此只有程序化、制度化地进行人事考核,才能真正了解员工的潜能,才能发现组织中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组织的绩效提升。

4.可靠性与正确性的原则

可靠性又称信度,是指某项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绩效考核的信度是指绩效考核方法应保证收集到的人员能力、工作结果、工作行为与态度等信息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它强调不同评价者之间对同一个人或一组人评价的一致性。如果考核因素和考核尺度是明确的,那么,评价者就可以在同样的基础上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从而有助于改善绩效考核的信度。

效度是指某测量有效地反映其所测量内容的程度。绩效考核的效度是指绩效考核方法测量人的能力与绩效内容的准确性程度,它强调的是内容效度,即考核反映特定工作的内容(行为、结果和责任)的程度。

可靠性与正确性是保证绩效考核有效性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一种绩效考核体系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5.可行性与实用性的原则

所谓可行性是指任何一次考核方案所需时间、物力、财力要为使用者的客观环境条件所允许。因此,它要求制定考核方案时,应根据考核目标,合理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在考核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限制因素分析。任何一项考核活动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必须研究该考核方案所拥有的资源、技术以及其他条件,分析考核方案适用对象如何,适用范围如何。

(2)目标、效益分析。全面分析和确定考核所要实现的目标,全面评价考核方案对组织所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潜在的问题分析。预测每一考核方案可能发生的问题、困难、障碍,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和后果如何,找出原因,准备应变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在实施考核活动前,对各种考核工具进行预试,通过预试发现问题,减少考核误差。

所谓实用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考核工具和方法应适合不同测评目的的要求,要根据考核目的来设计考核工具;二是指所设计的考核方案应适应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人员素质的特点和要求。

      文章推荐:绩效管理7个常见问题

在线客服系统